6月25日,《中国教育报》在“教育展台”栏目以整版篇幅刊登我校长篇报道,对我校三十多年的办学历程尤其是升本以来的办学精神进行了深度挖掘。文章全文如下:
从1976到2006,30年的办学历史艰辛备至;从2006到2013,7年的本科历程苦乐并存。自1976年建校以来,四川文理学院为地方培养了40000余名合格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特别是2006年升本以后,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在全省、全国各类赛事中捷报频传、风光无限,学校办学声誉不断提升,生源质量越来越高。
一所地处革命老区的新建本科院校为何能创造如此卓越的办学成绩?答案是:四川文理学院秉承“博文大理,厚德笃行”的校训,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创业精神,用火热的情怀上下求索,用炽热的斗志一往无前。当前,这所学校正以奋进的姿态和务实的心态,为“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开启新的创业征程!
历史——
长期艰苦创业,终于成为川东地区仅有的省属普通本科院校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川东门户达州市。这里地处大巴山南麓、川渝鄂陕四省市结合部,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第二大苏区。当年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浴血奋战。上世纪20年代,被称为“蜀中三杰”的四川籍上将张爱萍、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魏传统、原四川省领导杨超曾在学校的老校区(原达县中学堂)求学并走上革命道路。
四川文理学院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改制于清末的龙山书院。1976年开始举办高等教育,时称达县师范学院,是当时四川省较早的几所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一;1978年经国家批准,正式纳入国家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行列,定名为达县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更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升本更名为四川文理学院,是目前四川东部仅有的一所全日制本科院校。
群山迤逦,沟壑纵横的川东大地,有达州、巴中、广安、广元四个市,人口1800万,区域内资源丰富,是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和特色农副产品产地。但经济基础较薄弱,发展相对迟缓,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地区。要在这里办一所让人民满意的大学,实属不易!
办学基础薄弱,建设资金匮乏,师资队伍不稳,犹如“三座大山”严重地困扰着学校的发展。但这是一个竞争的时代,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学校领导带领全校师生员工解放思想,迎难而上,群策群力,2006年由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独立升格为四川文理学院,实现了老区人民多年的夙愿。
如今的四川文理学院是一所由四川省政府部门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目前,学校占地面积近800亩,其中莲湖校区692亩,校园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现有各类教职工1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普通本专科学生11000余人,其中本科生近9000人,生源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现有本科专业37个,是一所以文、理、工学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回首往事,展望未来。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四川文理学院将继续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按照“规模适度、结构优化、提高质量、办出特色”的发展思路,贴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地方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力争把学校建成办学质量优良、地域特色鲜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扩校——
文理学院缺钱,但文理学院人不缺精神
长期以来,四川文理学院的校园面积仅68亩,是当时四川省少有的“袖珍”高校。这成了严重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
本世纪初,为适应西部大开发和高等教育大发展需要,时任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广大师生的热切期盼,紧紧抓住达州市四大班子西迁、加快发展西外新区的历史机遇,及时提出了征地扩校、开辟学校新的发展空间、把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发展构想。
蓝图一经绘就,师生众志成城。在省政府部门、省教育部门、省发改委和中共达州市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几经选址,终于在2001年初在通川区西外镇一次性规划1200亩土地(首期征地692亩)建设新校区。新校区位于凤凰山麓,紧靠风景秀丽的莲花湖风景区,因此命名为莲湖校区。
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更是捉襟见肘。面对种种困难,四川文理学院领导班子和师生员工迎难而上,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学校领导班子千方百计通过银行贷款、委托贷款和引进社会资金等途径筹措资金,并从正常行政运转经费中挤出1.5亿多元(教职工人均超过20万元)投入新区建设等相关工作。
2002年春,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破土动工。随着一声炮响,山崩地裂、石破天惊,在这片三条沟、两道梁、高差达70多米但充满希望与朝气的热土上,四川文理学院开始了又一次艰难创业之路。
多少个日出月落,多少个寒来暑往,负责新校区建设的领导和员工在这里挥洒激情,开山辟地、挖沟填壑,建造房屋、植树种草。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他们以惊人的毅力、豪迈的情怀和超常的付出,终于在2004年实现首批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
在扩建新校区的日子里,学校领导班子精打细算、精心安排、周密计划,用最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充分发挥了资金效益,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在新区建设最艰难的时候,学校教职工在自身收入不高的情况下,纷纷拿出少有的储蓄,共捐资20余万元为学校购买花草树木;不少校友也伸出了援助之手,为学校捐钱捐物,解学校燃眉之急。
时任学校党委书记、校长的孟兆怀奔忙于新区建设和筹资工作中,多次累病住进医院;副校长苟坤俊、新区建设处处长朱洪亮常年泡在工地上,终因劳累过度,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分管新校区建设的副校长张志远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常年奔波在第一线;2007年新任领导班子赴任后,为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而奔走呼号,他们还多次率领机关职工挥汗如雨,种树栽花,绿化校园。
如今的四川文理学院校园开阔大气,建筑错落有致;校园内绿树成荫、芳草萋萋、鸟语花香,让人心旷神怡,是达州市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截至2012年底,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建设历经艰辛,完成项目投资4亿元,房屋建筑总面积21万平方米,运动场3万余平方米,绿化校园约226亩,为学校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川文理学院校长说,学校的创业过程十分艰难,广大教职工为此作出了极大牺牲,收入长期处于全省高校最低水平。但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为了老区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家毫无怨言,不坠青云之志,甘于清贫,无私奉献,发扬“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办学精神,克服和战胜各种困难,使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质量稳步提高。
四川文理学院能走到今天,凝聚了历届领导班子和师生的奉献、心血和汗水。省教育部门一位领导来校调研时曾感慨:“四川文理学院缺钱,但不缺精神!”
质量——
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凤凰涅槃般顺利通过国家教育部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新校区的建成,让四川文理学院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专升本的实现,则让四川文理学院的办学进入了内涵发展新时代。
2006年升本后,四川文理学院将办学类型定位为“教学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并确定以本科教育为主,逐步减少专科教育,适度发展继续教育,创造条件举办地方经济社会急需的专业硕士教育。
如果说办学定位关系到“办什么样的大学”,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就涉及“育什么样的人才”。升本以来,学校全面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顺应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时代潮流,落实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的1、2号文件,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教学管理为平台,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人才和服务地方为要务,教学改革热火朝天,呈现出“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的喜人局面。
升本之初,部分教职工的思想观念还停留在办专科的阶段,一时难以适应本科办学的需要。四川文理学院领导班子及时把工作重心从抓新区建设和专升本工作转移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上来,组织开展“从专科到本科、从师范型到多科型转变”的大讨论,学习国家对本科办学的要求,带队赴省内外本科院校学习,邀请本科院校的领导和专家来校作讲座,更新教职工的思想观念,强化本科意识。
2010年,四川文理学院借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东风,组织教职工学习国务院学位办关于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的有关规定,再次强化教职工的本科意识和质量意识。在国家高等教育由规模发展转向提高质量的重大转折时期,四川文理学院把工作重点转到全面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上来,大力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实现工作重心的移转。
2012年,四川文理学院迎来国家教育部门的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这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该校6年本科办学历史的一次重要检验。
四川文理学院教务处负责人说:“高校本科迎评犹如凤凰之于涅槃。我们曾经克服艰难困苦,创造出骄人的业绩,如今又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这是学校发展历程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教师——
既善于在逆境中成就业绩,也懂得发挥团队的最大效能
四川文理学院所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滞后,教师待遇一直偏低,师资队伍不稳定,引进人才较为困难。
为改变教师队伍结构,稳定和引进人才,四川文理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花大力气加大师资队伍的培养与稳定力度。实施有重点、有计划、分层次的教师培养计划,重点鼓励青年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全额资助培训费,在读期间全额发放效益津贴。
据统计,四川文理学院在2006至2012年期间先后投入300万元,主要用于提高青年教师学历层次,共送培硕士94人,博士24人,35岁以下青年教师的硕博士率达到了73%,有效地提升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从事教学、研究的能力。同时,学校还加大了中年骨干教师培养力度,重点资助有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出版专著和发表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提供学术假期。5年来,资助出版学术专著16部,培养教授35人。
四川文理学院加强专业带头人培养,出台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青年教师评选与奖励办法,每两年评选和奖励一次。近三年来,投入100多万元加强教师梯队建设,现有省、校两级教学名师22人,教学骨干教师28人;省、校两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5人,校级学术骨干教师25人,教师梯队基本形成。
难能可贵的是,受学校历史文化氛围的熏染,四川文理学院的教师也都具有不畏艰难困苦、敢于在劣势条件下成就事业的创业精神。
2012年8月4日,《达州晚报》对四川文理学院离退休教师袁瑞英的事迹进行了长篇报道。当时,袁瑞英副教授编写的《洪化元年长江上游罕见特大洪水研究》一书,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
这场被有关专家鉴定为发生在清朝年间的“洪化罕见特大洪水”,比近300年内任何一场洪水均高出20至80米。为研究这场洪水,袁瑞英倾注了一辈子的心血。2011年5月,一位合川老乡提供了一条洪化洪水的线索,为了实地调查,71岁高龄的袁瑞英顶着风雨、踏着泥泞再次前往合川。
曾经有人不止一次问过袁瑞英:“自己的家人都不去照顾,只知道关心一场已经成为历史的洪水,到底图个啥?”袁瑞英的回答是:“除了对水文事业的热爱,对真知的追求,还真的没什么了。”
像袁瑞英一样,凭着一腔对事业的热忱,四川文理学院的教师在逆境中成就了非凡的业绩。他们不仅善于单打独斗,也懂得如何扭成一根绳,发挥团队的最大效能。
四川文理学院非常重视教学团队在承担教学改革项目、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有效整合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水平中的重要作用。学校领导深刻认识到:“加强一个教学团队、培养一个优秀的教学团队就是培养一批师资。”
近年来,四川文理学院加大教学团队建设力度,启动教学团队建设工程,给予校级教学团队5万至10万元的建设经费。目前,该校已培育省、校两级教学团队23个。
学生——
扛得起艰难,经得起困苦,敢于直面人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
2012年6月22日,学校校长在告别2012届毕业生时,作了题为《诚信做人、重德慎行》的演讲,把“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学校精神作为送给同学的临别赠言。
他语重心长地说:“从校园到社会,从理想到现实,困难和挫折在所难免,工作暂时的不如意,生活暂时的不美好,只要你们还记得文理广场上印刻的的学校精神,你们就扛得起艰难,经得起困苦,敢于直面人生,自强不息,坚忍不拔。”他告诫同学们,要想成就大器,必须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
文理学子没有辜负校长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2012年夏天,四川文理学院初教系、体育系的22位学生应邀参演了党的十八大重点献礼影片《雨中的树》。他们冒着酷暑,经过连续三个通宵的艰苦拍摄,终于圆满地完成参演任务,体现了文理学院大学生不怕苦不怕累的敬业精神,得到了《雨中的树》摄制组的一致好评。
升本伊始,四川文理学院就面临着中国大学生的入学容易就业难的局面。在这一背景下,四川文理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立足“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应用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原则,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应用性人才。
经过深入调研、充分论证和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四川文理学院从2008年开始实施“平台+模块”的应用性人才培养模式。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课程分为“平台课程”和“模块课程”两大体系。
平台课程由公共基础平台课程、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构成,主要保障本科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全面发展的共性要求;模块课程由专业方向模块和特长方向模块课程构成,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个性特长,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业特征和个性要求。两大课程体系重在强调专业基础、应用能力和学生个性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2年,根据国家教育部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实施意见》的要求,四川文理学院再次进行修订和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增大实践教学比重,突出实践育人、合作育人、交叉育人,更加注重人才培养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立德树人是学校的根本任务。升本以来,四川文理学院认真贯彻执行中央16号文件和省委36号文件精神,利用地处革命老区、境内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加强学生的革命传统教育、巴山红军精神教育、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
由于学生思想朴实、作风务实、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四川文理学院的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特别是成都、重庆、广州、上海等大城市的企事业单位,纷纷来校选拔毕业生。2012年,四川省教育部门对全省93所高校2011—2012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考核评估检查。经过自查自评、专家组抽查考评、专家组集中考评三个阶段的考评工作,四川文理学院被省教育部门评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至今年5月,在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普遍遇到“寒流”的情况下,四川文理学院的播音与主持、广播电视与编导、物业管理、财务管理、工程造价、市场营销、老年服务管理等专业的就业率均超过了80%。
建校以来,四川文理学院为地方培养了40000余名合格大学毕业生,他们中绝大多数已经成为所在行业骨干,不少人已经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专家、优秀教师、著名作家、诗人、企业家等。
其中,至今仍传为美谈的是“巴山作家群”,代表作家有田雁宁、谭力、李明泉、张建华等。这些毕业于四川文理学院(原达县师专)的作家,作品风格质朴清新,人物形象生动鲜活,体现出阳光气息和泥土馨香,在上世纪80年代掀起了一阵阵文学旋风。由他们编剧的电视连续剧如《女子特警队》、《文成公主》、《杀出绝地》、《特殊使命》、《东方朔》、《江姐》、《远山的红叶》等多次在中央电视台黄金时段热播。
升本以后,四川文理学院学生在各级各类赛事中更是风光无限。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得国家奖励3项,省级奖励20项;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有3个团队获奖;参加ITAT(计算机信息技术)大赛有10人次获国家奖励;近两届参加全国和全省大学生艺术节比赛,获得国家一、二等奖7项,省级一等奖25项,省级二、三等奖32项。参加各类体育竞赛,获得国家奖励10项,省级奖励25项,其中参加全国万人健美操大赛四川分赛,8支队伍全部获得一等奖,2011年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首届曲棍球比赛获冠军,2012年参加全国大学生第二届曲棍球比赛获亚军;2013年组队参加四川省大学生运动会,摘得8枚金牌、4枚银牌、6枚铜牌,取得金牌总数全省第二,女子团体总分全省第一,男子团体总分全省第二名的佳绩;2013年参加第四届“蓝桥杯”全国大学生软件专业人才设计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取得4个一等奖,4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参加第六届“认证杯”中国数学建模网络挑战赛,获得国家二等奖1项,国家三等奖9项。参加第十二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取得一等奖2个、优秀奖3个的好成绩;数财系学生赵伟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体育系学生谢丽君取得国家足球裁判员资格。参加全国、全省演讲比赛、英语写作竞赛、多媒体课件大赛、物理教学技能比赛、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均取得较好成绩。
服务——
没有忘记父老乡亲的殷切嘱托,没有懈怠稚嫩肩头承担的共荣使命
四川文理学院对2006-2012届本专科毕业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显示,85%的毕业生在四川就业,其中川东四市占37%。因此,办好这所学校,对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升革命老区人口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升本成功后,四川文理学院没有忘记父老乡亲的殷切嘱托,没有懈怠稚嫩肩头承担的共荣使命,而是以自己雄厚的人才优势、学科优势和智力优势,全方位地支持着川东地区乃至四川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文化建设。
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根据省教育部门的安排,四川文理学院对口支援地震重灾区青川县的教师教育工作。接受任务后,四川文理学院精心挑选专家、教授近30人次到青川,开展了七期中小学校长、班主任培训,培训师资1300人次;同时学校还对口支援了地震重灾区南江县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过艰辛努力,圆满完成支教任务,一定程度上恢复并提高了灾区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为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政策建议,经省社科联和教育部门批准,四川文理学院成立了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开发研究”实验室和四川省青少年文学艺术社科普及基地3个省级研究机构和一个省级基础外语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内成立了19个研究所和8个校级创新团队。在获准的国家社科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5个课题中,有3个是直接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在获批的28个省部级科研项目中,80%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的。此外,该校还公开出版了十余部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和文学艺术研究的专著,起到了繁荣地方文化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
为进一步体现应用性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依托地缘优势,积极加强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合作,引进社会力量,共建共享教育资源,积极探索合作办学、合作育人模式。学校与万源市人民政府、达州钢铁集团、四川省交响乐团、达州电视台等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育人协议,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合作培养校地人才。
四川文理学院在认真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同时,切实履行高校所担当的社会责任,充分发挥高校智力和人才优势,积极为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比如说,为万源市乡镇干部开展了“组织与创新能力”理论培训;与达州市教育部门共同举办全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口语培训;与万源市教育部门共同举办新课改培训班;为四川省至诚监狱开展干警综合能力培训等等。学校还发挥艺术人才优势,每年为达州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演出一百余场次。
特别是2011年4月和9月,为缓解大竹县和渠县农村中小学师资短缺的矛盾,学校分别与大竹县教育部门、渠县教育部门达成合作协议,先后派遣300余名优秀的高年级学生赴大竹县、渠县偏远乡镇学校顶岗支教。
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四川文理学院的办学声誉不断提升,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升本以来,该校本科招生第一志愿录取率逐年上升,2010年为59%,2011年为69%,2012年达到95%,平均录取分数线超过相应批次控制线10分以上。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2009-2012年本科专业新生报到率分别为87%、90%、92%和97.2%。
四川文理学院党委行政班子在最近召开的教职工大会上明确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将引导全校师生员工准确把握“中国梦”的内涵,凝聚在“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这一宏伟目标下,通过主题教育活动,用中国梦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早日实现把学校建设成特色明显的应用型本科院校而努力奋斗!
巴山巍峨铸师魂,渠水浩荡写华章。奋进务实的四川文理学院走过了37载不平凡的年华。三十七载岁月披荆斩棘,而今秋阳红烂漫;万余文理学人滋兰树惠,来年春色更妖娆! (益众 晓宗)